本书评述国内外生育保险制度研究的理论要点、实证结论及政策沿革,介绍中国整体生育背景,如生育政策变化、生育行为变迁及生殖健康服务情况等,通过数据分析和实证检验,揭示中国生育保险制度沿革中的主要问题、服务状况,并进行效用评估。研究发现,各地在生育保险立法、地区发展、参保率、基金结余、覆盖面均有差异,*核心的问题是生育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的两个不统一和生育保险基金管理的三个不到位。生育保险服务存在非正规就业人群难以被覆盖到以及小微企业参保积极性不高的困境。生育保险不利于城镇女性就业,更可能促使城镇女性采取非正规就业。当然,对于已经被政策覆盖到的母亲而言,有利于工作连续性。在改革方面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运用社会性别视角,构建系统的生育保障体系,剥离生育保险的生育医疗待遇,将之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保留生育保险的独立性并加以扩展,加强生育医疗待遇、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计划生育家庭的生育配套服务。二是以成本―效益视角改革生育保险基金管理模式。主张破解完全由企业承担生育成本的做法,建立企业、政府、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机制,积极发挥生育保险政策的就业保障作用。
本书共有六章内容, 是基于中国的生育背景对中国生育保险制度沿革做出总结性回顾和评价。**章对国内外生育保险制度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介绍生育保险制度研究这一选题的意义、框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从生育政策、生育行为和生殖健康服务三个方面介绍生育保险政策出台的生育背景。第三章从制度阶段划分、特点和存在问题三个方面阐述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沿革历程。第四章介绍中国生育保险服务的总体情况, 分析生育医疗待遇、产假和生育津贴的覆盖人群和影响因素。第五章是运用实证方法对生育保险政策的就业效用进行评估。第六章是分别从社会性别视角和成本-效益视角出发, 提出进一步改革生育保险制度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