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猛于虎。
面对养育孩子、辅导作业引发的种种家庭矛盾,有人如此感慨。
“即使是母女,心灵间的距离仍然遥不可及。”
林那北回忆夏无双小时候的这句感叹,让我想起巴西经典童书《我亲爱的甜橙树》中老葡对5岁泽泽的评语:
“我还从没见过像你这么渴望关爱的小精灵呢!”
《大辫子与蝴蝶结》的主体内容,是父女的对话,展示了“前浪”和“后浪”的不同视野、不同文化处境下的“代沟现象”。而对话,正是对“代沟”问题的*好解决方式。但对话的前提,是“后浪”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文化话语权之后才能实现的。如果“后浪”还无法定义自己、无法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时候呢?
书中林那北的主持人语,值得读者关注的地方,即在于把时间前移,看到“后浪”还无法表达的时候,“前浪”对“后浪”的无意识忽视。
在《我亲爱的甜橙树》中,老葡曾对店员说:“这个孩子的家人都不理解他,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敏感的男孩。”就像老葡所说的那样,对孩子的忽视,对孩子的不理解,往往都是至亲的父母。
5岁的泽泽,只能感受老葡的温柔,但无法清晰表达,所以四十多年后,他以一部《我亲爱的甜橙树》来表达对老葡的思念。而林那北,则是在二十多年后才醒悟,原来2岁多的夏无双是那么渴望自己的关怀。
当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的温柔对待。
当孩子长大的时候,需要父母的平等对话。
如果做到这两点,即使有“代沟”,也不可怕,更不必怕。
《大辫子与蝴蝶结》是南帆和夏无双的父女对话集,用时尚的语言来说,这是“前浪”和“后浪”的对话,话题涉及广泛,诸如卡通漫画、机器与人、动植物、校园生活等等,曾在文学杂志《芳草》连载,得到许多读者的喜欢。
当代社会,是一个文化裂变的时代,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更是如此。代沟现象,从没有像当今这样显得深不可测,也产生了众多难以言说的现象。本书把很多家长、孩子害怕的代沟现象,一一展示在众人面前,它不是抹除代沟,而是在代沟两边各建一段桥,让家长和孩子能互相走向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