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中利益平衡的法律问题研究》主要内容阐述了本研究选题的意义、研究范围、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章导论,分析了土地利用的概念和特点,回顾了国外土地利用法律制度发展的历程,简单介绍了我国土地利用法律制度体系的主要结构,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土地利用中的利益及其调整,主要从公益、私益和公私益三个不同的侧面对土地利用法律制度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土地利用中利益衡平的原则,探讨土地利用法律制度在各种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选择的标准和准则。第四章土地利用中利益衡平的法律调控功能机制,探讨土地利用法律制度的功能和运行机制。第五章土地利用中利益救济,主要探讨个人利益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失衡时的法律补救措施。利益衡量发挥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直接对土地利用的行政管理是土地利用的法的核心。
本书旨在通过对土地利用法律制度的法律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土地利用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以期对我国土地利用法律制度的修改、制定和完善提供基本的思路和理论的依据。
在具体研究思路上,本书以法律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为基础,研究了土地利益关系与法律调整之间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土地利用法调整土地利用关系的理论基础和机制、功能。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首先提出了土地利用中利益衡平的法律问题,并以此为基点,从利益关系出发进行分析,改变了一般研究中将公益、公益与私益、私益分割讨论或混为一团的研究方法,从公益、私益、公私益调整三个不同的侧面对法律调整的思想进行了探讨和对比研究,以更全面认识法律对不同利益关系调整的特色。
通过研究,本书认为,土地利用法律制度建立有着内在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此基础上制定、修改和完善土地利用法律制度,有助于我国土地利用法律制度的建设。如果合理地调整土地利用中的利益关系,规范政府实现公益的行为,调整土地利用人的利益关系,那么土地利用法律制度是有效的,否则就达不到土地利用法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