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开精装,中华书局出版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文学成就为世所公认
★《新五代史》在二十四史中文笔可谓出类拔萃,全书显出平易通畅、简洁有力的风格和笔削润饰功力的深厚
★其中的《伶官传序》《宦者传论》亦为后代所传诵,做到了文史的有机结合
★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初期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南宋刊宋元 递修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刊宋修本、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元宗文书院刊明修本等四个宋元本为通校本
★本次修订,通校了原点校者当年未能寓目的四个宋元本,并扩大校勘范围,增加了1100余条校勘记,改正标点千余处
★新增5幅宋元版本彩色书影,新附3篇序跋,并新撰前言、凡例和主要参考文献
友情提示:本书为特价库存书,品相自然旧,图书边角略有磨损,介意的读者慎拍
《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习称《新五代史》。
全书74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记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共53年的历史。与《旧五代 史》五代各朝分别成编的体例相比,《新五代史》打破朝代界限,将各朝本纪、列传总合在一起,依时间先后编排,并将列传加以分类。内容上,《新五代史》补充 了《旧五代史》中所没有的一些史实。行文方面,欧阳修追求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倡导重一统、明血亲、砺士节、黜势利,文笔简隽,寓意深邃,自宋代以来即立于 官学,盛行于世。
点校本《新五代史》整理工作*初由陈垣、柴德赓承担,1971年后转由华东师范大学完成,于1974年出版。原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参酌了当时通行的明清诸本,并吸取了前人一些研究成果,纠订了部分错谬。
本次修订,除了仍以百衲本为底本之外,抽换了所有的通校本,在充分版本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初期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南宋刊宋元 递修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刊宋修本、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元宗文书院刊明修本等四个宋元本为通校本,重做校勘,增加校勘记1100多条,改动标点1000余处。
全书74卷, 包括本纪12卷, 列传45卷, 考3卷, 世家及年谱11卷, 四夷附录3卷, 记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共53年的历史。与《旧五代史》五代各朝分别成编的体例相比, 《新五代史》打破朝代界限, 将各朝本纪、列传总合在一起, 依时间先后编排, 并将列传加以分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