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释名》与《尔雅》《方言》《说文解字》一起,并称为汉代语言文字学“四大名著”。
2,集汉代“声训”之大成,推求事物或概念命名的来由,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右文说”和段玉裁、王念孙等人的“因声求义”学说。
3,名物众多,涵盖天文、地理、历史、伦理、饮食、建筑、工艺、军事、文学、音乐、中医等诸多领域,相当于一部记录汉代生活日常的小型百科全书。
4,书末设有词语笔画索引,便于检索一千七百多个被释名的词语。
《释名》,别称《逸雅》,东汉末年刘熙著,是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经典著作。它以声训(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式,推求事物得名之由,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今本8卷27篇,所释为东汉刘熙的《释名》,从天文地理、人体、人伦、语言、衣食起居、文书、器具、病丧共八个大类中取材选词,收录了1400多个条目,以事类为经,分为释天、释地、释山等二十七篇,大类之下又有小类,层次分明,次序井然。全书又以义类为纬,广泛采用声训手段,追溯人、物、事之名源,类似于一部语源词典,以大量的溯源实践启迪着后世的汉语语源研究,从而成为汉语言文字学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全本约请专家以明嘉靖三年储良材、程鸿刊翻宋本《释名》为底本,并参照其他版本进行校勘,在此基础上进行题解、注释和翻译,方便普通大众读者阅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