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

作品编号:HWK82714
作者:顾祖钊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03-01
定价:98.0
ISBN:9787546822112
开本:16开
页数:410
火悟空打分
0.0
共有0人进行评价
内容简介

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 内容简介


《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甘肃省敦煌文艺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顾祖钊主编。
人的意识是哲学、科学都在研究的。人这样明明白白的知道,人们很需要研究清楚,人类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本书提出,人的精神的本质是明确是谁的有知道功能的一个个体,即“我”,因为“我”有知道的功能,即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也就是人的意识是由个体的“我”形成的,个体的“我”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正是个体的“我”,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一个明白的知道自己的存在的东西是唯一的一个存在。在人学理论研究上,为什么提出精神与身体的二元论?因为科学已经确定,“心不等于脑子,脑子分析到*终,就是原子构造”《关于心的研究——新科学的启示》,《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2,作者,窦宗仪。另参阅《意识科学的**人称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意识的科学研究途径》,光明日报,2004.06.29.
本书提出,美是源于人的审美,但是人的审美并不是人的主观性,而是人类自身的生命存在的本质。因为人是美的需求者,而美的实现是由自然形成的,因而人们说“美景天成”,自然名胜令人“流连忘返”。结合人学研究,本书提出义与利统一的美学论述。正是因为美的本质是在于客观事物满足人的生命需求,美才是这样重要的。本书37万字。参阅《美源于主体的需求》,《社会科学》,2007.1.《乐感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本书通过人学研究,提出人的精神与人的身体是两个方面,因为人的身体就是由原子构成的非常复杂的生物构造,而人的精神是一个知道者、知觉者,即“我”,但是,“我”是由我的大脑形成的,即“自我显然不是人
的身体存在,但却离不开人的身体存在”(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武天林),因为“我”是由我的大脑形成的,这样,在我们的感觉上,身体的快感、痛感,寒冷、干渴等等,通过人学研究,这些感觉实际是人的精神的快感、痛感。我们
可以体会一下,看一看我们有时感觉干渴,实际是我们的精神感觉到干渴。因为人的快感是人的精神的快感,所以人的快感是美感。季羡林也在《美学的根本转型》提问到“口味之美就不能算是美”?但是人的快感必须经过
“我”的认可才是美感,假设人如果吃了珍稀的鸟的蛋,人不但不感觉到美,而且感觉到痛心。
本书还参考:
“人类精神是一个独特的时空世界,它像宇宙、像生命、像历史一样无限深远、无限复杂、无限神秘、无限迷人。探寻这个时空世界的内容、特性、结构和运行规律,是人类主体觉醒和文化自觉的重要内
容,是关系当代人类前途命运的紧迫课题。” 庞井君,《以审美方式探寻人类精神体系之根 》,《学术前沿》(京),2017(5)下
“人类的心灵含有*深的奥秘”(梅俭华主编《自我问题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184页)
《自我的本质》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0.2
《心灵导论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7
《中国心灵哲学论稿 》 科学出版社 2020.4

相关图片
暂无相关图片
用户评价

暂无用户评价
类似作品
傲慢与偏见【热门读物】
10.0
读书、小说
作者:[英] 奥斯丁
简介:《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经典小说。作品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
霍乱时期的爱情【热门读物】
9.0
读书、小说
作者:[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简介:《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
倾城之恋【张爱玲作品】
9.0
读书、小说
作者:张爱玲
简介: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于“一刹那”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张爱玲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而不是作为一个怪人、异人而存...
相关盒子
还没有加入任何书单!添加到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