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华夏文库”是一套介绍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文库。代表学术前沿,适合普及阅读需求,具有基础的、重要的内容,品种全、品质优、形式鲜活。
特点是专家、大家、名家写小书,以*小的阅读单元原创撰写。以现代学术眼光系统梳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全景,主要包含思想价值观念、历史发展、文学艺术、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
丛书设计美观,纸质精良,印制精美,适合典藏家传。
专业、可靠、易读这套丛书是普及读物,同时是可靠的经得起学术审视的读物。它面向普通读者,所以不是研究性的,而是相关知识的提炼和综述,写法平实易懂,提供准确、稳固的知识性的内容。
丛书顾问、编委均为中国社科院、北大、人大等高校相关领域领军学者,如李学勤、张立文、庞朴,楼宇烈、方立天等。作者均为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是训练有素、严谨的专业人士。
每一册突出一个主题,重点在于介绍该主题于今有益的方面。知识准确、文字严谨,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同时,语言生动明白,注重可读性,注重文字与图片的结合。
每册书中有若干小知识如术语、典故、人物、典籍等,用来介绍与正文密切相关、但又不是本册书重点介绍的内容。
儒学书系介绍了儒学各个时代的特点和发展,像孔子、孟子、荀子等重要思想家,《周易》、《诗经》、《千字文》、《颜氏家训》等经典著作。以现代的视点作历史观照,介绍它们的源流,其中的重大事件,在多人研究基础上作出中肯的评价,使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儒学。
佛教书系佛教书系并非传播佛教教理,而是帮助读者从理性和知识的角度,了解中国佛教的历史源流、造像分类、诸佛菩萨信仰的演变与形成等等。佛教由于其神秘性,典籍翻译的文字紊乱,传说、民俗等因素的混入,使其杂有很多虚妄的东西,非常需要学术的清理,但一般读者尤其是信徒很难接触到相关的专业研究。
这套书图文灵活轻快,把专业研究成果梳理并传递给读者。比如《弥勒佛》一书,写了释迦牟尼时代的一个弟子,怎样经过各种因素的叠印加工,变成了后来人们熟悉的大肚弥勒。
中国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儒教和道教的真正形成是在汉朝,儒教在汉武帝时期获得了独尊的地位,道教是在东汉动荡的社会中产生的,而产生于印度的佛教则是在两汉之际通过西域传人了中国。佛教在传入中国的*初一段时间中,主动借用中围传统儒教和道教的思想资料,将来自异域的佛教装扮成中国的样式,以便于中国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