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合儒释道,阐述“命由我作”的积极人生观。 2.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袁了凡毕生感悟倾囊相告。 3.深刻影响了曾国藩、稻盛和夫等人的命运。 4.注释精当,译文雅畅,评注助解读更为深入。 5.附录功过格,为诸多《了凡四训》中之可阅读、可实操全本。 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读《了凡四训》后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并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修养之书。
近代高僧印光、弘一师徒,大力倡导诵读此书。印光大师创立的弘化社,印送本书达百万册。弘一法师多次手书其中警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赠人。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认为《了凡四训》是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日本汉学家安冈正笃,建议天皇及首相将此书视为“治国宝典”精心研读。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自称遇到此书当下顿悟,他说:“我不知道我一开始注定的命运是怎么样的,但是通过我不断地去美化、净化我的心灵,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了凡四训》本为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亲身经历阐述命由我作、善恶报应之理,使得该书一问世就成为*受欢迎的家训之一,风行四百多年。时至今日,其思想和智慧依然鲜活。本次以1922年佛学推行社发行,上海中华书局承印的《袁了凡先生四训》中的原文为底本进行校勘、注释、翻译、评注,并附录《袁了凡居士传》《云谷大师传》《功过格》。全书不出校记,注释力求详尽,翻译尽量直译,评注立足原文并结合历史事例进行解读和阐发,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凡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