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日本的政治思想空间中,丸山真男享有“战后启蒙思想家”“战后民主主义的旗手”等诸多声誉,中国知识界也对他的政治思想保持了长期的关注。不过,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丸山真男”都还是有待解读的课题。也对民主与自由的阐述、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的深刻批判与剖析、对和平宪法的坚定支持,这些构成了丸山思想的精华,但同时也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问题。那么,我们今天该如何阅读丸山的学术和思想?
——华东师范大学 李永晶
丸山思考政治问题始终不囿于意识形态,富有高度政治现实色彩,他所提倡的政治思考与判断的方式,在当下这个后冷战时代依旧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迪。
——东京大学 王前
197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特殊社会角色的消失,根本在于我们这个世界失去了普遍主义追求。因此,知识学问也只能成为技术手段。普遍价值和终极理念源自世界“普遍危机”思想的存在和对人类发展的总体关怀。21世纪,我们面临着新的生态环境危机、经济政治制度的深度疲劳以及宗教心灵的普遍瓦解,这些问题理应促使我们去寻找整体性的解决方案,也需要我们重拾对普遍价值的追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赵京华从社会学意义上而言,知识分子人群自觉或不自觉地实现着三个功能——为往世断言,为今世谏言,为来世预言。丸山真男的思想成分中对此三者俱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论言,这种特殊究竟是来自他的岛国意识、中华儒学的熏陶,还是因为时局的压迫或西风东渐后新旧思想的杂糅,如今可考或不可考的都只能斑见于此书的文字,毕竟如同文字离开了作者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丸山真男的思想不止会是一个现象,他一定会在每一个读者的阅历中产生他自有的魅力并自我生长起来。
书稿以日本思想家丸山真男为主题,丸山真男是战后能够与世界品质思想家平等对话的日本思想大家,近年来丸山真男著作陆续译成中文出版,成为学术界一个热点。书中讨论了丸山真男的现代性思想,分析了他思想中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他对日本现代性的探讨、对日本现代思想的本土起源的发掘,对于中国思想界来说也富于启发意义。书稿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五四时期及百年中国的思想文化。为纪念伯林诞辰110周年和施特劳斯诞辰120周年,书稿围绕如何评价伯林和施特劳斯及其学术论争,讨论了伯林和施特劳斯的论战与中国语境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