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新见证与微观真相;《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年度*佳图书;《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年度特别图书;博得斯书店世界史年度*佳图书;还原法国路易十六王后传奇而悲情的一生。
1. 时尚对于法国文化的至高重要性。
当时尚被解读为个性与独立时可能带来进步;当时尚被解读为贪婪、奢靡时可能带来失序。这是一部讲述时尚在玛丽·安托瓦内特一生中的作用的著作,她对服装的选择极大地影响了十八世纪的*后几十年,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决定了她的个人命运,以及整个旧制度的命运。
2.时尚与政治的联系,时尚如何表征性别、权力、贫富——压迫、僭越与仇恨。
时尚是女性在得不到男权社会认同时追求存在感的武器
时尚是王后对以生育能力为唯一评判标准的王室的反抗
时尚是令平民竞相效仿却令权贵嗤之以鼻的“自由软帽”
时尚是冲破繁文缛节与道统牢笼的被压迫者的盛大狂欢
时尚是触怒陈规的僭越以及捍卫个人权力时的公然冒犯
时尚是煽动仇恨、攀比、疯狂以及平均主义的天然火种
时尚或任何表征的穷奢极欲是压垮秩序的*后一根稻草 玛丽·安托瓦内特是法国史上*美丽的王后,也是法国*奢靡无度的王后;是法国*具传奇色彩的王后,也是法国*后一位王后;是法国*为人民所唾弃的王后,也是法国下场*惨的王后。正是这般的备受争议,正是这般戏剧性的人生,让她的生命、形象与评价不断被挖掘与翻转。有人说,她十四五岁就成为险恶地缘政治的牺牲品,从奥地利嫁至法国皇室,在宫廷政治与贵妇交际之间颇多挣扎、叛逆与扭曲。
有人说,她与丈夫路易十六虽感情淡薄,但坊间关于她的罗曼史已让她不枉此生。有人说,她这一生*大的不幸就是生不逢时,才会在法国大革命时以卅八岁芳龄走上断头台。有人说,至少她带着贵族的教养与风范抬头挺胸地赴死,临上断头台时踩到刽子手的脚,还从容有礼地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有人说,有人说……
玛丽王后死后至今已超过两百年,她*为人所熟悉的,却是对时尚界的影响:年纪轻轻就成为法国王妃、王后,心中满是爱上了不能爱的人、碍于身份戴着微笑面具的苦闷压抑,她唯一可以有的出口,就是华服美饰歌舞升平;于是,对造型装扮千变万化的需索无度,成就了她“赤字王后”的封号,也造就了十八世纪洛可可风在随后的两百多年来不断兴风作浪。
叹她生不逢时难以自处也好,咒她放荡不羁纵情享乐也罢,我们也已然是被注定的,注定终究逃不过她,逃不过她生前心心念念对服饰珠宝的极致品位,逃不过她死时依旧艳丽绝伦高傲自恃直到洒落一地的鲜红,逃不过她死后数百年来男人女人对她身躯、爱恨与灵魂的揣度甚至想望。凡尔赛宫*后一位女主人,用她任性又慧黠的双眼,盯着现世,睨着人间,抿嘴一笑提醒你──享尽弹指间的时尚繁华,方才不枉此生。
只是,当你对时尚的定义不只停留在物质的层面,而是关乎精神与物质的时候,所有上述“时尚繁华、人生意义”的思考恐怕不得不寻找新的维度。
出生于奥地利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奥地利女王的女儿,14岁时嫁给法国的路易16世王储成为太子妃,19岁时成为路易16世国王的王后。玛丽个性率真任性,对权术不感兴趣,对宫廷礼教深恶痛绝。她在着装方面开风气之先,脱下鱼骨束身衣,穿上骑士装,不惧以乡野村妇的装束出现。在令人窒息的宫廷环境中,王后不过是王室生育的工具和炫耀的符号,玛丽的穿着无疑是追求个性自由与政治权力的呐喊。她的装束很快被上至贵族下至贫民争相模仿。但讽刺的是,人们既拜她为潮流的开创者,也指责她是导致法国社会道德沦丧和经济崩溃的罪人。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故事发人深省,既昭示了历史洪流中个人的脆弱与刚毅,也反映了男权秩序下女性的卑微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