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置身于这样的时代——
艺术与审美已伞面泛化,
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艺术不再是超脱于生活之上的纯精神享受,
而是精神享受同门常生活的物质过程相互渗透。
艺术小再仅仅被当作单纯的个性化创造和鉴赏,
而是同文化产业、媒体包装、自我炫耀与体验密切相联。
因此,我们确信——
生活在一个国民需要艺术的年代,
但同时更是一个艺术需要国民的年代。
甚至,这是艺术需要国民远甚于国民需要艺术的年代。
《人与审美》内容包括:自然之发现、生命、艺术与死亡(节选)(莎士比亚)、生命、人性、美与死亡(弗朗西斯·培根)、论人的精神本性以及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笛卡尔)、人的主题(李泽厚)、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宗白华)、自然何为(席勒)、自然之美(黑格尔)、风景的哲学(齐美尔)、“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朱光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