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释疑》是我国清代回族先贤,曾任翰林院四译馆教习的金天柱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当时的主流社会对穆斯林的行为方式存有诸多猜疑,一些朝臣和百姓们议论纷纷,某些官员试图借朝廷之力铲除他们眼中的异类文化。金天柱以为,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人们不了解伊斯兰教义教法。虽然前人有过一些译著,但都是“大经大法、深文厚意”,著述对象主要是穆斯林,“不屑于释当前之疑案”。为了给穆斯林争取宽松的生存空间,他决定著书释疑,消除人们的疑惑,减少穆斯林所承受的社会压力。金天柱用主流社会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接受的方式,讨论了一些伊斯兰教义教法问题,以证明伊斯兰教与处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并不相悖。
《清真释疑研究》编著者马占明。
《清真释疑研究》内容提要:《清真释疑》是回族先贤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者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资料来源,以儒生们*熟悉的语言为工具,以比较、描述和批判为主要方法,用问答形式解答了大约20个问题,内容涉及宗教信仰、宗教功修、饮食习惯、衣着与仪表等。《(清真释疑)研究》对《清真释疑》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著述原因、论述方法以及版本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原著进行了点校、对原文进行了分段、断句、标点和今译;对一些人名、地名、书名以及生词做了注释;对作者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补充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纠正了一些学术错误,**次将《清真释疑》这部清代文献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