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能否改变西方政治哲学的一种根本理念——崛起国和守成国之间的 “修昔底德陷阱”?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试图破解“修昔底德陷阱”。本书甄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学者的学术论文,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和政策,不同国家对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以及新型大国关系如何影响地区关系和秩序三个方面,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秩序提供智力保障和政策建议。
自2012年起,大国新型关系的构建就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国际社会之所以讨论一中国为主动者提出的这一个新理念,某种程度上是试图解答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到底走向何方的困惑?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崛起的新兴强国,中国的国际战略与政策尤其令人关注。而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和思路之所以重要,可能更为根本的是,美国作为霸主做出了令人困惑的回应。一方面,中美总体在不对抗不冲突上达成了共识,即规避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修昔底德陷阱”。2010年,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借用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描述,创造出了这一概念,断定崛起国和守成国的关系总体上是恶性的,*终走向战争的居多。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在话语体系中使用了这一术语。美国政府对此的理解当然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