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琳晖编写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反空袭斗争研究》由绪论、正文和余论三部分组成。
绪论首先对本课题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从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继而对学术界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作了回顾和梳理,并说明了本书的研究方法和文献依据,概述了本书的基本框架和创新意义。
正文分为五章。**章为“全面抗战爆发前空袭与反空袭的理论及其实践”。第二章为“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本对华空袭及其罪行与后果”。第三章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反空袭斗争的主要措施及其评价”。第四章为“抗战时期中国防空部队建设及其反空袭斗争”。第五章为“抗战时期中国民众反空袭斗争及其地位作用”。
余论部分对抗战时期日本空袭与中国反空袭斗争的现实启示进行了初步探讨。
伟大实践催生和推动着科学理论的繁荣发展。诞生于1977年的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缕春风,迈开了与科学理论创新发展同行的铿锵步伐。马克思主义教员群体在这里集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这里高举,政治工作生命线在这里延伸。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不懈追求。为鼓励教研人员热情投入理论研究,多出精品力作,多出名师大家,学院设立了\"学术文库\"出版基金,资助推动军事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系列的优秀成果,分别委托军事科学出版社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一方面促进自身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时为繁荣国家和军队的科学理论研究贡献微薄之力,使之成为展现学术繁荣的窗口、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扶掖学术新人的摇篮。创新难免瑕疵,碰撞产生火花。文库的出版也蕴含着成果作者的热切期盼,渴望各方专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