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的“鉴”是一个存异的过程,其主旨是追求“和而不同”;文明互译的“译”是一个求同的过程,其主旨是追求“美美与共”。
——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铭玉
文明互鉴是时代的主题,文明互鉴支撑着全人类的发展。善于向其他文明学习,则进步快;反之,盲目自大,目中无人,必然落后。
——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
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创建的“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微信公众号,短时间内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本书从“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中遴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互译、文明传播、文明交流、文明互鉴、话语体系建设等相关文章,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理论,体现中国学者的学术造诣和使命担当,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实践,为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