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柏格理和)石门坎的成就.文献上记载着许多个**:
在中国首倡双语教学,开中国近代男女同校先河;创制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创建乌蒙山区**所苗民小学,培养出苗族历史上**个博士:创建乌蒙山区的**所西医医院,创办中国*早的麻风病院……
一个世纪之后。当年柏格理种下的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
时光流逝,爱永不止息。
——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在天那边》
我们相信柏格理及其追随者们撤下的生命与爱的种子,早已根植于石门的土地,并在那里发育成长,结出无数的果实来。
我们盼望,盼望着更多爱的种子撤在石门.播撒在中国广阔的、需要耕耘的土地上。
——香港大型电视系列片《带着爱来中国》
我在云南寻甸一个叫业支的彝族山村,为那里的孩子们捐资建了一所学校。且以柏格理的名字命名,为的是纪念这位毕生服务于乌蒙山深处。并为那些挣扎着求生存求进步的少数民族山民和他们的孩子献出生命的外国人。在我的心中,柏格理是位圣徒,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如若从柏格理在教育方面所作出的探索和贡献来看,都应成为今日中国西部不发达地区开展教育工作的借鉴。
——王文宗(海外华人,云南寻甸柏格理学校的捐资者)
作为志愿者,在参与5·12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学习柏格理的精神和样式。从灾区百姓的需求出发,从心底里关爱他们,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对他们有帮助的事情,起到光和盐的作用。
——赵晓(香柏领导力机构主席)
这是一本自传,作者是美国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的儿子葛福临。
他曾经是一个叛逆的青年,并且长期被他父亲的光环遮蔽。他在这本自传里,坦率地谈到自己的成长过程,自己的反叛、挣扎、思索、回归,以及*后成功地走出了名人父亲的阴影,甚至子承父业,担任了葛培理布道团的主席,他还成为萨玛利亚救援会和一个医疗差会的负责人。
本书记述的作者经历丰富多彩,他走遍世界,历?各种风险,认识了许多朋友,但*重要的是,他的人生经历证明,信仰会真正改变一个人,信仰也是一个人真正的生命。
葛福临与中国有特殊的关系,他的外祖父钟爱华多年前在中国做医疗差会的宣教工作二十多年,他的母亲葛路德就是在中国出生的。他的父亲葛培理曾访华,对中国的基督信仰传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他自己也曾经陪父亲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