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的“三宝”原核,挑战的是不“慈”、不“俭”、“为天下先”的世俗价值 ★老子经过虚空记忆的体悟,构建以“无”为本源的“道”思想 ★“正言若反”,是老子在世俗价值的判断基础上加以否定而产生的 ★《老子》本不分章,其分章的出现,表明从很早起就不能通读《老子》。本书去《老子》分章之弊,梳理原有文脉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研读《老子》的心得总汇,收录了从2002年以来有关《老子》研究和训诂考释方面的有关论文19篇,并在此基础上,对《老子》全书(王弼本)做了注释、今译、按语等工作,以求抵达《老子》的原义。
本书主要探讨了《老子》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老子的心理状态、《老子》的文本结构、老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原则。
老子以虚空记忆的独特角度建构自己的“道”思想,并将虚空记忆“永恒的、不可言状的”同时又是“虚空、无”的性质投射到他自己的思想体系“道”上,从而以“道”统摄自然、社会、个人的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