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神佛造像上品》有700尊宋元明,彩塑造像,精美绝伦,深藏不露,
15尊唐宋元,包骨真身,匪夷所思,惊现于世。
冯骥才说:“这些造像堪称稀世珍品,有的可以进入中国美术史!”
冯骥才还说:“包骨真是活着的木乃伊。木乃伊只是形骸,包骨真身仍有精神。
晋中绵山
华夏名山,清明故乡,祈雨圣地,佛道神坛。
山不在高,不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本书通过精美的图册、优美精准的文字,为抢救、保护这些珍贵文化遗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该书分为寺院、造像、绵山奇观记、绵山神佛造像保护记等部分,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出版研究领域内不可多得的重要典籍。
《绵山神佛造像上品》是冯骥才先生主编的一部研究性图典。在历史上,晋中绵山是著名的宗教圣地,儒、释、道及各种民间信仰长期并行。现存的七百余尊神佛造像,为唐宋至明清时代的作品;其中既有释迦、菩萨、罗汉、弟子、天王、侍者、供养人,也有道教诸神和绵山圣母、五龙王、树神这样的民间/地方神,甚至还有十五尊珍贵的唐、宋、金、元时期的包骨真身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但因为种种原因,绵山遗存一直未被世人所知,国家文物局至今也没有相关档案。
《绵山神佛造像上品》一书共分为五部分:《绵山神佛造像记(序言)》、《晋中绵山彩塑神佛造像研究》、《图版》、《附录》、《后记》;共收录绵山六座古代寺观的神佛造像与包骨真身像128尊,均为晋地造像中之上上品。读者可从中窥见绵山造像艺术的神绝精妙。本书的绝大部分文字由冯骥才先生撰写,并由著名文化学者栾保群、山西考古研究专家柴俊泽先生对造像断代和宗教内涵给予有力的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