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其他本书从现代性这一视角重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作者将现代性括定为由启蒙运动开始,对文明的固有传统进行批判,对宗教的固有教条进行怯魅,对社会的固有关系进行突破的一场延续至今的现代化运动的结果。作者认为,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虽然比西方晚了上百年,但是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面临了与西方同样的问题,而不同的是,西方的现代化过程起源于自发的启蒙运动,起源于将理性、科学等价值从学术领域扩张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过程,而中国的现代化则起源于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基于实践并依赖实践的理论,其被中国接受的过程,同时也是其根据中国现代化的实际需要而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作者通过现代性的维度解读这一中国化的过程,阐释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路径,为现代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西方的现代性理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重要视角,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理论基石,本书认为,从现代性这一哲学维度看,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交互作用,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历程,通过剖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本土化,梳理了自五四运动开始至今的主流思想演进史,并与源于西方启蒙运动的现代化过程进行了对比,发现总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正是崇尚理性、自由的启蒙精神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也是中国人追求人性解放、社会和谐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