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又称为《净唯识论》,这是用比喻来说明问题。真如性净,但被客尘(烦恼)所染,如果不进行修行,不去掉尘垢,这种洁净的性质就显现不出来。就像一块蒙上尘垢的珠宝一样,尽管本性是光洁的,但不经过磨擦,不去掉尘垢,这种光洁的性质就显现不出来。《成唯识论》用这种比喻教导人们根据佛的教诲去修行,去掉不符合佛教义理的污垢,达到涅盘成佛的*终目的。 《成唯识论》现存六个版本:《频伽藏》本、《碛砂藏》本、《大正藏》本、《续藏》本、《藏要》本、《高丽藏》本。《藏要》本是迄今为止*好的一个版本,这个版本以南宋本为底本,对勘《高丽藏》本、明本及《述记》牒文。又用梵本《唯识三十颂》、藏本胜友等译《三十论颂》、陈本真谛译《转识论对颂文进行了校勘.
《成唯识论》为《唯识三十论颂》之注释书,乃法相宗所依据之重要论书之一。公元四五〇年顷,世亲作《唯识三十论颂》,至公元五五七年顷,以护法为主之唯识十大论师对其各作注释十卷。后玄奘翻译该论时,采弟子窥基之主张,以护法之观点为主,糅合诸师学说,集成此书。